在大家的印象裡,「青蛙」多呈現綠色外表,例如日本手遊的《旅蛙》。而在台灣,體背擁有均勻綠色體色的蛙類,只有5種,且皆為趾端具有吸盤、攀爬能力強的「樹蛙」。其中,被公認外型最美的是1994年才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呂光洋教授及其學生共同發表的「橙腹樹蛙」(Rhacophorus aurantiventris),種名aurantiventris,即意指「橘紅色的腹部」。
橙腹樹蛙屬於中型樹蛙,體長最大可達6至7公分。其背部光滑,呈現較深的翠綠色,散布或多或少的細碎白斑。從吻端直到股部,有條細長白線,將身體一分為二;整個腹部與趾部、吸盤都呈現鮮豔的橙色,和背部呈現強烈對比。而外綠內橘的樣貌,為牠們贏得了「剖半的紅心芭樂」這樣比喻生動的暱稱。
牠們生性隱密,喜棲息於數公尺高的喬木上,且叫聲很小而不連續,因此非常不容易察覺。族群分布破碎且不連貫,零星散布在全島中低海拔天然林中。春末到秋初是橙腹樹蛙的繁殖期,但牠們偏好在森林底層的積水樹洞內產下卵泡,以避開水域的天敵,每次繁殖的數量也不會太多,特殊的繁殖需求也造成牠們數量稀少。
稀有美麗的橙腹樹蛙,如隱士般棲息在樹林之中,極容易因為山林不當開發而消亡,需要我們的關注與守護。
橙腹樹蛙 學名:Rhacophorus aurantiventris 分類:樹蛙科樹蛙屬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保育教育館 地址: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開放時間:9:00~16:30(週一休館,遇國定假日或補假則照常開放) 服務專線:(049)276-1331轉605 *展覽名稱、地點、時間與內容,以官網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