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
Tainan
散步台南舊街區,世代新融合的府城風格行程推薦

台南中西區的彎曲巷弄,深埋著府城與海緊密相連的港口記憶及府城的風華過往,卻也為新世代的進駐者提供豐沛養分。這股新竄起的能量爆發,不再侷限於單一風格小店,而是由老、新世代攜手合作,以街區模式展開運動,創造出獨一無二的Lifestyle。
文|李佳芳.攝影|黃基峰
認識五條港
台南中西區是五條港文化的中心,五條港指的是清領時期興建的五條人工運河: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或稱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舊時的房屋、商店沿河道興建,促成一街一產業的城市風貌,例如新美街是稻穀加工買賣的米街。
這五條水脈關係著府城的經濟發展,也影響當地信仰、飲食與文化,走訪大小廟宇、菜市場,以及隱藏的百工風景等,探索背後的故事,成了街遊府城的最大樂趣。
超級導遊 Profile
謝銘祐
資深音樂創作人
出生於南投草屯,5歲搬家至台南安平, 2013年以個人專輯《台南》獲得第2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喜愛穿梭大街小巷挖掘台南故事。
台南的街道歷史悠久,卻也總是活力滿滿,充滿了能量。十多年前,由藝術工作者與建築人聯手發起的藝術造街,改造了海安路,同時帶動了神農街的繁榮。第一批移入的年輕創業者,為台南巷弄點綴了迷人的小店風景。
跟著謝銘祐的腳步,從最古老的信義街走逛到新美街、正興街,深入認識在地生活的人,發現人們不再只是獨善其身,透過自媒體的互助串聯,投入街區改造公共事務,並與在地文化融合出獨特的生活。他們在廟埕唱搖滾給神明聽、在街頭辦文化講古擂臺、在老城門上舉辦音樂祭……年輕次文化與台南老傳統交融出獨有的浪漫,加深了旅人對府城的依戀,從一來再來,終至留下,旅行者變成了生活者,或許這就是府城歷久彌新的青春魅力吧。
信義街 老城門下的多元唱遊
在老城門兌悅門下的信義街,是早期通往安平港的要道,由於牛車往來頻繁,街道鋪了珊瑚礁壓艙石以抗重壓,使得信義街又有「老古石街」之稱,而今城牆的斑剝痕跡仍可見海的記憶。指著彎曲城垣與巷道,謝銘祐說:「這看起來就像弓與箭,據說是台南商人為了興旺五條港,壓制安平洋行勢力,所設下的風水陣。」

仔細觀察老城牆,可發現不規則的老古石。

從兌悅門鳥瞰信義街,短短一條小巷,卻藏著許多創意小店。
有趣的是,時空經過百年,信義街的城門不再排外,反倒吸引不少來自港澳與歐美的年輕人移居,他們在此開起概念獨特的書店餐廳、黑膠聆聽室、聲音藝術工作室等風格店鋪,走到昔日鐵工廠改造的「能盛興工廠」,聚集著來自不同國家的背包客,更是讓人特別感受此地對異國文化的開放與包容。
在「有時空間研究室」的串聯之下,信義街每逢中秋前後舉辦城門演唱會與秋日市集,而「聽說工作室」也不時發起聲音散步(Soundwalk),領著人們散步夜間巷弄,用耳朵描繪出府城的面容。

年輕人深入老街創業與生活,在老屋賣起滋味迷人的紅豆湯。

在3條街之中,信義街富有生活氣息,步調也最緩慢。
新美街 找回失落的米街故事
來到赤崁樓附近的新美街,在謝銘祐的記憶中,這裡是逢年過節買辦年貨、鞭炮的地方,也是前往民族路夜市(已拆遷)的必經之道。從清代的碾米產業到光復後成為銀紙炮竹批發大宗,新美街一代又一代的繁榮,孕育了不少台南富賈鉅商。

台南傳統的冰果鋪,搖身變成時髦的下午茶空間。
拜訪在此經營冰果鋪的斌哥,鑽研台南歷史的他表示,新美街的街巷古名,最能反映台南早年依憑產業發展的聚落模式。以碾米廠聚集的米街為中心,往西門路有處理剩餘稻殼的「粗糠崎」,往民族路有打製磨米用具的「石精臼」。過了民權路口,他說:「再往南就是海港了,所以這裡稱為帆寮,是以前修補船帆的地方。」
儘管老產業凋零,新美街的風光不再,但老住民對於街道的深情護守,卻成為鼓舞年輕人進駐創業的助力。有人說,新美街區老店多,有金德春茶鋪、泉興榻榻米、隆興亞鉛店、舊來發餅舖,但夾雜在懷舊氛圍之中,這裡還有更多新創的工作室、時髦的沙龍、現代藝廊、風格旅宿、獨立書店與創意冰店等,甚至還有入夜後才現身的老屋酒館。

外觀迷人的老屋,是一處親切招呼旅人拜訪、休憩的複合式空間。
為了訴說新美街的故事,由街區小店組成的「吃米不知米街(閩南語米價諧音)」社團,每年為街區策畫市集活動,並在街頭舉辦講古擂台。聽著講也講不完的老街故事,讓人覺得新美街就像一只深袋,看似平凡卻裝滿了故事,愈是挖掘,愈有樂趣。

巷弄老屋彩繪著迷幻寫實的插畫,述說著老台南故事。
正興街 跨越世代的能量大爆發
來到這條當紅的商街,謝銘祐說:「很多人不知這裡曾經叫做『牛磨後』,是日治時期因為糖業發展所形成的聚落。」
相較於信義街與新美街,正興街的歷史最年輕,但因為青年創業者的高密度聚集,使得街區能量卻是相對強烈。從西門市場一路走來,有建築師改造的佳佳西市場旅店、老字號的泰成水果店,以及年輕人創立的正興咖啡館、彩虹來了、蜷尾家、小滿食堂等,在風格小店的努力經營下,從舉辦小屋唱遊封街音樂會、大好青空市集,到日台合作的辦公椅競速比賽等。除了策畫新鮮有趣的活動,更積極與當地老住戶互動,讓當地小人物變成街區的素人偶像,形成老中青三代融洽共存的生態。

在年輕人的努力下,正興街由不起眼小巷轉型成風格街巷。
謝銘祐開玩笑說:「正興幫裡頭臥虎藏龍,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他們會辦街道雜誌、畫吉祥物,還會代表街區出國去比賽!」而這三條街也計畫仿效台南廟宇「交陪境」(註一)傳統,希冀藉由街區樂隊的熱血較勁,促成跨街區的創意交流。台南的街道由衰微而重生,而原本台南人模糊的面孔,也在書寫說唱等紀錄之下,逐漸鮮明了起來。想知道什麼是「台南款」,那就先從街道散步開始吧。
註一:交陪境,為地方廟慶出巡時候,由主辦廟方擔任境主,邀請其他廟宇交陪境神來作客。

由正興幫聯手策畫的街道雜誌,主要報導當地人的生活。

隱身巷弄的咖啡館,用風格與創意吸引人們尋覓而來。
順遊景點
有故事的菜市場
想感染在地的生活氣味,要先從逛菜市場開始。從水仙宮市場走逛到石精臼點心城,古老的青草鋪與糕餅店,販售手製食物的米糕小攤等,邊走邊逛、邊逛邊嘗,透過食物分享,藉機與在地人交流。咀嚼之際,台南故事更是令人聽得津津有味。
水仙宮市場 點圖看介紹...
台南中西區2天1夜行程建議
第1日
◆ 搭乘高鐵到高鐵台南站
↓ 搭乘高鐵接駁車或「台灣好行公車」前往市區
↓ 中午前往石精臼點心城,品嘗道地小吃
↓ 順遊大天后宮與赤崁樓等古蹟
↓ 散步新美街,尋訪巷弄故事
↓ 夜晚散步正興街,感受迷人氣氛
◆ 入住周邊旅店
第2日
◆ 早餐時間
↓ 走逛水仙宮市場,品嘗道地早餐
↓ 穿梭巷弄散步前往信義街
↓ 選間小店享用午餐,慢慢咀嚼生活味
↓ 採買伴手禮時間
● 快樂賦歸
台南伴手禮
台南巷弄裡有許多寶可挖,無論是老字號的亞鉛店、鞋店,或是新開的文創小店等,仔細挖掘都能發現驚喜。
(請點圖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