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
Hsinchu
夏日消暑妙計!沿著新竹122縣道,上山觀霧去!

熾熱夏日最適合前往可避暑又能吸收芬多精的山上,沿著新竹122縣道,可體驗清泉的泰雅部落風光、享受林道綠蔭芬多精,再進入位於新竹與苗栗交界的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享受終年瀰漫雲霧的怡人景色,探訪豐富的動植物景觀、健行於步道間觀賞千年紅檜,體會豐富多變的山林景致與豐厚的人文歷史。
文|錢麗安・攝影|黃基峰
認識新竹五峰鄉
位於新竹縣的五峰鄉,西南與苗栗縣相鄰,是新竹兩大原住民居住地之一,主要為泰雅族與賽夏族聚落。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曾在霞喀羅古道廣設多處警察官吏駐在所,以管控部落。
境內擁有多處自然景點,如清泉溫泉、賞楓重要景點霞喀羅古道,以及夏日避暑勝地觀霧遊憩區。其中清泉地區因東北少帥張學良居住於此長達十餘年、美籍丁松青神父來此傳道教育偏鄉兒童,以及作家三毛短期居住於此而名噪一時。
超級導遊 Profile
廖賢德
新竹縣竹東鎮客家人,因緣際會下走入五峰鄉山林接觸原住民文化,展開四十餘年泰雅文化(物)紀錄與收集,將泰雅文化財留給後世子孫。
竹東122縣道,沿途綠蔭怡人,經過保有純樸古味的客家聚落「上坪」後,便進入新竹泰雅族兩大主要居住地之一:清泉,周遭的溫度也開始產生變化,隨著山風逐漸取代車內冷氣,遠遠便能看見位於上坪溪兩側的清泉。
清泉三景 天主堂、吊橋、張學良故居
提起清泉,多數人馬上聯想到的是東北少帥張學良曾居住在此多年、因美籍神父丁松青與三毛而名噪一時的清泉天主堂,以及許多攝影師鏡頭下天真無邪的原住民小朋友笑靨。近年來,則因境內的桃山國小兩度以原住民音樂勇奪金曲獎,而讓清泉知名度倍增。
人稱阿廖老師的廖賢德告訴我們,舊稱井上的清泉,日治時期為軍事管制區,為了監控泰雅族人,日人從清泉、霞喀羅一路環繞山區興建了十多座駐在所;國民政府時期,為防止中國空軍採空降襲擊而一一拆除,僅存霞喀羅駐在所。目前清泉派出所的位置,就是昔日井上駐在所,從門前的駁坎可見遺跡。
清泉主要街區坐落於上坪溪兩側,原以4座素樸的吊橋連結,是早年部落往來重要交通衢道,也是假日民眾走遊清泉,連結景點的重要通道。最早興建的一號吊橋連結清泉派出所與清泉天主堂,目前因安全考量禁止通行。二號吊橋則連結小商店區和桃山國小,上下課時間都可見到孩童穿梭其間的熱鬧身影。三號吊橋則因年久失修、少人通行,而埋沒在荒煙蔓草中。最後興建的清泉吊橋,則可通往張學良故居與清泉溫泉。

清泉吊橋可通往張學良故居與清泉溫泉,行走其間可見群山環繞的山林景致。
站在吊橋上,環顧四周清翠山巒、腳下溪水淙淙,讓人暑意頓消。若想健行一段,則可順著舒適宜人的環山步道感受林間野趣;或深入部落認識泰雅朋友,辨認多種小米,體驗族人驅趕麻雀啄食小米的有趣裝置,說不定還能嘗一口新鮮小米搗製的小米糕。

小米曾是泰雅族人的主食,在清泉部落仍可見泰雅族人延續傳統所種植的小米。
清泉天主堂 探訪彩繪玻璃藝術
清泉的地標當屬位於半山腰、小巧雅致的「清泉天主堂」,原位於山腳下河邊,毀於1963年來襲的葛樂禮颱風後,才遷建至今日位置。1976年便來到清泉傳教的美籍丁松青神父,為了製作彩繪鑲嵌玻璃,還專程回美國學習燒繪技巧,再由定居於此的雅美(達悟)族人夏曼·馬得能切割鑲嵌而成。一片片訴說聖經故事的彩色鑲嵌玻璃在陽光照射下折射出美麗的光影,更增添神聖性。此外,教堂牆壁上也繪滿了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壁畫和木刻。

位於半山腰上的清泉天主堂,是部落的信仰中心,來自美國的丁松青神父在此已服務超過四十年。
「張學良文化園區」坐落於上坪溪畔,如今的「張學良故居」仿當年建築重建,一旁則是曾讓日本人驚豔的清泉溫泉。阿廖老師告訴我們,當地許多耆老至今仍記得喜歡孩子的張學良常在部落走動,遇到淘氣惡作劇的孩子也笑嘻嘻打成一片,以及其夫人趙四小姐在屋後養雞的身影。


如今所見的張學良故居係模擬舊居所建,屋內陳設忠實呈現當年樣貌。
拜訪老紅檜 認識國寶山椒魚
隸屬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遊憩區」,位於海拔兩千公尺的雲霧帶,不僅能觀賞雲霧的變化,欣賞壯闊的聖稜線,更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特色,從檜木林、台灣檫樹,到獨有的棣慕華鳳仙花,以及1996年才發現的冰河時期孑遺物種——觀霧山椒魚,並為此成立台灣第一座以山椒魚為主題的生態中心。
觀霧共有4條森林步道,分別為檜山巨木群森林步道、榛山步道、觀霧瀑布步道及雲霧步道,遊客可按照自身體能來決定走訪。最輕鬆的,離觀霧遊客中心不遠處的雲霧步道,總長850公尺,來回約四十分鐘,走到制高點,站在觀景台可以將環繞觀霧的「真快樂」——榛山、檜山、樂山盡收眼前,還能遠眺樂山雷達站。

雲霧步道走來輕鬆愜意,還可遠眺群山與山稜線,是長幼皆宜的消暑步道。
若想探訪千年老紅檜,那麼全長4公里的檜山巨木群森林步道是最佳選擇,行至2.8公里處,就能看見5棵千年紅檜,即便在炎炎夏日,走來仍舒爽宜人,是觀霧最受歡迎的步道。步道起點為觀景台,清晨時分可以在觀賞日出後再進入步道,感受陽光緩緩穿入林間的光影。除千年紅檜,還可看見台灣赤楊、台灣二葉松、玉山佛甲草,以及各式各樣的蕨類、空氣清淨指標的地衣——松蘿等。

健行至檜山巨木群森林步道約2.8公里處,就能看見5棵老檜木的雄渾身影。

在檜山巨木群森林步道中,隨處可見有「空氣清淨指標」之稱的地衣——松蘿。
其餘還有需要四小時以上挑戰型的榛山步道,以及全長僅1.5公里,但因落差高,屬挑戰體能型的觀霧瀑布步道。
來到觀霧不可錯過的還有山椒魚生態中心。生態中心設有主題展示區、山椒魚生態意象廣場、生態影像區及環境教育園區,不僅可以認識台灣曾出現過的5種山椒魚——南湖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觀霧山椒魚及台灣山椒魚的型態、生活史與分布狀況,也能對此一物種面臨的危機以及棲地復育工作現況有更多的認識。
遠眺八仙瀑布 漫步雲霧森林
由清泉往觀霧的路上還有兩處風景可賞,一是於大鹿林道約八公里處,就能遠眺的八仙瀑布,高約五層樓呈八字形傾瀉而下,但因距離較遠,看來有些迷你,若想就近觀賞,感受瀑布氣勢,得多花上幾小時下至溪床。

位於大鹿林道約八公里處,就能看到遠處壯闊的八仙瀑布。
野馬瞰山步道則要從雪霸休閒農場進入,因終年雲霧繚繞而有迷霧之森美譽,也是一處可以感受「自然林相」與「單一林相」差異的自然教室。

行走於野馬瞰山步道,可以清楚感受單一林相與自然林相的生態差異。

拜訪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可以認識台灣國寶山椒魚分布與生態。
順遊景點
竹東藝術漫遊
循著122縣道回到竹東鎮,可順道拜訪兩處隱身市區的藝術景點——蕭如松藝術園區與名冠藝術館。
蕭如松藝術園區 點圖看介紹...
新竹清泉、觀霧2天1夜
第1日
◆ 搭乘高鐵到新竹站,租車沿122縣道前往清泉
↓ 走訪清泉風景區、清泉吊橋、清泉天主堂、環山步道、張學良故居
↓ 拜訪工藝職人
↓ 遠眺八仙瀑布(大鹿林道約八公里處)
↓ 傍晚至野馬瞰山步道散步
↓ 前往樂山林道觀景台,觀彩霞夕陽、夜間觀星
◆ 入住當地旅社
第2日
◆ 重返樂山林道觀景台,看日出雲海、賞聖稜線
↓ 走入檜山巨木群森林步道,吸收芬多精
↓ 訪山椒魚生態中心,認識冰河時期孑遺物種
↓ 漫步雲霧步道,觀賞雲霧變化
↓ 採買伴手禮
↓ 竹東走訪名冠藝術館、蕭如松藝術園區
● 快樂賦歸
伴手禮
沿著山線遊,往山裡走,有原住民的智慧食材,往竹東去,有客家人釀造、精巧手藝,消暑之餘也吃進山林新鮮滋味。
(請點圖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