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
Southwest Coast
沿著台61線作伙來淘海風,雲嘉南的海滋味全蒐羅!

沿著台61線旅行雲林口湖、嘉義新塭與台南將軍,冬季陽光下橙黃發亮的烏魚子、銀光躍動的虱目魚、氣味濃烈的火燒蝦,鹹鹹海風吹起的千滋百味,就是最迷人的海味風景。
文|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認識台61線
台61線,又稱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北起新北市八里區,南抵台南市安南區,是縱貫台灣西部海岸的重要公路,也是快速公路中最長的幹線。其中,位於南段的四湖、口湖、新塭、將軍等地,是台灣重要養殖漁業區,沿途不僅可見現代化的風車發電,也並存著古早的鹽田設施與純樸的漁村風光,周邊的東石、布袋、青鯤鯓等大小漁港,更是台灣海峽漁獲的主要批發集散地。想要飽覽海味風景,台61線是不容錯過的最佳路線。
超級導遊 Profile
李富正
七年級生,雲林口湖人。畢業後返鄉耕耘,與同窗好友投入無毒蝦養殖事業,成立「好蝦冏男社」。致力推廣天然養殖法,將養殖漁業結合體驗活動,積極串聯農村休閒旅遊。
來到雲林南邊的口湖鄉,領路的青年漁夫李富正,返鄉從事養殖漁業六年多,他將祖父留下的養鰻池塘改為友善蝦場,一股憨勁投入友善養殖,同時也與村民合作,積極發展漁村。站在成龍橋上眺望牛挑灣溪與大排的出海口,李富正操著一口獨特的海口腔,指著閃爍波光的地平線說道:「這裡70%以上的土地都是海。」
橋北是成龍溼地,橋南是椬梧溼地(舊名湖口溼地),再遠就是嘉義的鰲鼓溼地,途中不時可見孤立水澤的電線桿,那是村民曾經向海借地的遺跡。而今,鹽沼地還田於海,並被規畫為自然環境保護區,成了鳥類棲息的天堂。李富正說:「這裡目前記錄到的鳥類超過120種,除了常見的鷺科、雁鴨科、鷸科,還有高蹺鴴與黑面琵鷺棲息的紀錄。」
來口湖 看冬日限定曬烏金
口湖乍看不起眼,但李富正卻對故鄉感到十分驕傲。他問:「你知不知道這裡擁有很多第一?」早在民國60、70年代,口湖就有養鰻王國之稱,近來深受歡迎的高檔水產,像是文蛤、馬蹄蛤、烏魚子等,也都是在地首屈一指的物產;有「烏金金馬獎」之稱的台灣十大優質烏魚子競賽,口湖鄉的漁民連年獲獎,榜上從不缺席。
來到烏魚子主要加工區蚵寮村,這座小小村落裡的主要幹道崇文路,又被當地人稱為「烏金一條街」,路兩旁皆是曬烏魚子人家,橙黃色彩一路綿延不絕。每年入冬之際,口湖便進入烏魚子生產高峰期,取自養殖烏魚與台灣海峽野生烏魚的魚卵,經過綁線、刮血、鹽漬、壓平、修補、日曬等步驟,被加工成不同等級的烏魚子。漁民兩手不停地動作加工,為的就是趕在農曆年前出貨,供給全台南北貨行、飯店業者或零售通路。即使到了年後,也有當地業者進口野生烏魚卵持續加工生產。「全台近六成的烏魚子是從口湖出去的!」當地業者難掩得意,烏魚子就是口湖的榮耀。

肥碩的烏魚卵經過一道道加工,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烏金」。
走新塭 拜見將軍魚
口湖再往南就進入嘉義。在西濱地區,縣市交界並不怎麼分明,移動總是在村子與村子間跳躍前進。跨過漁船意象的布新橋,來到嘉義聞名的布袋漁港,觀光魚市內人潮洶湧,搶購第一手的新鮮水產。
布袋除了以魚市聞名,這裡的新塭地區更有「虱目魚故鄉」的美稱。新塭地區的虱目魚養殖面積達一千七百公頃,年產量近七千公噸。儘管每年8至10月才是虱目魚的盛產季節,但在新塭地區可是全年無休;尤其親眼見到捕撈現場,漁民在水中牽引漁網,逐漸將虱目魚集中在魚道的過程,那充滿生命力的銀光躍動,給人相當衝擊的視覺感受。

一年四季新塭都上演著虱目魚撈捕秀。
除了虱目魚。布袋在清領時期便曾開墾百甲鹽田,為台灣6大鹽場之一。現在來到新厝里一帶,猶可見雪白鹽山佇立,不遠處的洲南鹽場亦積極恢復歷史景觀,希望能保存這獨特的海味風景。

嘉義布袋昔日是重要的鹽鄉,如今還可見鹽田景色。

一年四季新塭都上演著虱目魚撈捕秀。

四湖海岸植物園是觀察濱海植物的好地方。

四湖出海口可見一望無際的垂吊式蚵架。
訪青鯤鯓 古樸漁村找寧靜
鹽田風景從嘉義綿延到台南將軍區,若有機會俯瞰沖積沙洲,就可見到壯闊的扇形鹽田景色,不遠處還有方圓美術館、香雨書院等充滿人文采風的景點。
扇形鹽田所在的青鯤鯓,是台灣最西邊的聚落之一。小小的村子僅有2個里,步行10~20分鐘就能走逛一圈,面積雖然不大,卻保存了古早漁村的純樸與靜謐。
青鯤鯓當地人家不多,附近的青山漁港,自早近海漁業就興盛,所撈捕的漁獲,例如土魠魚、海釣白帶魚、火燒蝦等,也十分具有在地特色。在漁村中漫步,隨處可見曬烏魚子、土魠魚片、一夜干或蝦乾的景色,自古傳下的日曬手法,是青鯤鯓人保存鮮味的特有方式。
此外,這裡漁船的每日收穫,都會在港口魚市拍賣,塑膠籃裡幾條魚或幾隻蝦一籃籃的分裝著,由於數量不多、魚貨新鮮,經常可見婆婆媽媽圍著糶手(音同跳,即拍賣員)喊價,拍賣現場不見肅殺氣氛,反而多了些許親切感。

青山漁港的漁獲拍賣,任何人都可參加。
順遊景點
老故里的人文風光
口湖昔地屬「尖山堡」(含口湖、四湖、水林等地),由古地名可知這裡的開墾歷史悠久,走進古老的社區聚落裡,欣賞老厝與溼地風光,重新感受在地的自然與人文,一起挖掘無形的文化資產。
鄭豐喜與李萬居故居 點圖看介紹...
台61線2天1夜行程建議
第1日
◆ 搭乘高鐵到高鐵雲林站
↓ 租車前往口湖
↓ 遊覽漁村,欣賞曬烏魚子的風光
↓ 順遊成龍溼地或是拜訪古厝
↓ 沿台61線南下前往布袋,在觀光魚市享用午餐
↓ 參觀布袋鹽山或鹽場
↓ 拜訪當地醬油職人,順便採購伴手禮
◆ 入住周邊旅店或民宿
第2日
◆ 早餐時間
↓ 走訪新塭魚塭,參觀捕撈虱目魚現場(實際時間地點需詢問當地漁民)
↓ 沿台61線南下,前往青鯤鯓小漁村
↓ 午餐品嘗在地小食
↓ 下午2點參加青山魚市拍賣
↓ 遊覽方圓美術館或香雨書院
↓ 傍晚驅車前往高鐵台南站還車
● 快樂賦歸
海味伴手禮
活跳跳的大蝦、手打的棉被、遵循古法製作的醬料等,由土地所孕育的素材,加上當地人的手藝,使每一樣純樸之禮,都成了真情至性的誠意之作。
(請點圖看介紹)